半岛时评|冷门不绝,文脉才能赓续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14项冷门绝学研究成果集中亮相,甲骨上的刻痕、西夏文的经卷、濒危语言的声韵,这些曾藏于学术深巷的“文化遗珠”,终于走到聚光灯下。这场发布会不仅是对十年磨一剑的学者们的致敬,更照亮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在追求即时效益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守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14项冷门绝学研究成果集中亮相,甲骨上的刻痕、西夏文的经卷、濒危语言的声韵,这些曾藏于学术深巷的“文化遗珠”,终于走到聚光灯下。这场发布会不仅是对十年磨一剑的学者们的致敬,更照亮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在追求即时效益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守
四年前,西安交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孙飞鹏在申请项目时定了一个小目标——至少完成100件西夏陵残碑及文本残件的缀合。如今,他完成了大约70件。“虽因残损严重无法整体复原,但拼合成相对较大的残块,还是能为西夏历史以及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信息。”这位学考古出身
1909年,俄国考古学家科兹洛夫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了著名的黑水城遗址,从此,“西夏”这个存在近两百年又从历史中消失得近乎无影无踪的神秘王朝,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能被称为“十朝六十六帝”的姓氏,唯有李姓。这个从狱神后裔逆袭为皇族的姓氏,凭借独特的政治基因和文化韧性,在14个朝代中建立起38个政权,统治时长累计达1079年。其影响力不仅塑造了中国历史的骨架,更以文化基因的形式延续至今。
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联系、交融整合,是人类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章。西夏陵是西夏时期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特殊物证。
文字的诞生与演变,始终与文明的脉动同频共振。当一个族群或政权决意创制新文字,往往寄托着文化独立、身份认同的深层诉求。但从符号系统的创制到成为社会通用的交流工具,绝非一纸政令可以轻松搞定。
中国古典学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及其内容的学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语言、多文字国家,既有大量汉文典籍,也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典籍。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字典籍也属于中国古典学的研究范围。西夏王朝除了有汉文典籍外,还有大量西夏文典籍,均应纳入中国古典学的研究范围。
轻点屏幕,晃动手柄,西夏陵便以三维动画的方式徐徐呈现在学生们眼前。邓文韬继续点击屏幕,一座座陵墓迅速变换面貌,三维画面不断丰富:高大的陵寝建筑、全副武装的守陵卫士、晦涩难懂的西夏文字,让大家目不暇接。
轻点屏幕,晃动手柄,西夏陵便以三维动画的方式徐徐呈现在学生们眼前。邓文韬继续点击屏幕,一座座陵墓迅速变换面貌,三维画面不断丰富:高大的陵寝建筑、全副武装的守陵卫士、晦涩难懂的西夏文字,让大家目不暇接。
贺兰山东麓的戈壁滩上,九座覆斗形陵台在风沙中静默,它们曾被蒙古骑兵用火药炸穿防水层,以水银灌入棺椁腐蚀尸骨,刻满西夏文的石碑被砸碎后砌进城墙。
西夏甫一建立,几年间与北宋之间就爆发了多次恶战。虽然就战场来说,夏军大多得胜,但连绵的战乱仍然使其陷入了兵疲财竭的窘境。国困民穷,人心厌战,令西夏统治者不得不罢战议和。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西夏向宋廷派出了使节。这一次,元昊放低了姿态,没有自称“大夏世祖
赛前,沙特体育仲裁中心判定,欧鲁巴赫因门将鲁瓦利违规参赛,他们23轮对胜利的比赛(2-1)改判负。利雅得胜利获得3分后以70分升至第三,只落后新月2分。
西夏王朝的建立,那可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党项族原本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不断的迁徙和发展中逐渐强大起来。在首领李元昊的带领下,党项人正式建立了西夏国,与当时的北宋、辽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西夏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疆域也十分辽阔。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
1990年11月28日,宁夏贺兰山腹地传来一声巨响——拜寺沟方塔被炸毁。这座始建于西夏大安二年(1075年)的十一层密檐式砖塔,在盗墓者的贪婪中轰然坍塌,仅余断壁残垣。然而,这场劫难却意外揭开了中国印刷史上的震撼篇章。